震撼!杨丽萍魔幻舞剧《平潭印象》,开启传统民俗新玩法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映像 印象 映象 震撼!杨丽萍魔幻舞剧《平潭印象》,开启传统民俗新玩法

震撼!杨丽萍魔幻舞剧《平潭印象》,开启传统民俗新玩法

2023-08-22 15:22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不少网友发出「文盲式惊叹」(意指:除了Wow,什么形容词都想不到)。

更有网友用「魑魅静谧、魍魉狂狷、灵境生情、天地万象、浩浩荡荡、川流熙攘」来形容《平潭印象》带来的视觉震撼。

《平潭印象》宣传片

福建海岛先民因长年受到倭族海盗骚扰,便派出族中王子登船向外求援,途中遭遇暴风雨,遇见了神秘土地上生活的仙,与他们携手抵抗外族入侵与自然灾害的故事。

△《平潭印象》海报

或许很多人对「平潭」这个地方感到陌生,但在有史可证的岁月长河中,平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。

△平潭的石头厝村落。平潭岛上多产花岗岩石,于是当地先民就地取材,利用花岗岩建造房子,形成布景般的原生态景致(图片来源:福建旅游)

位于福建省东部的「平潭」,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。它由126个岛屿组成,因为从空中俯瞰它,就像一只麒麟,所以又被称为「麒麟岛」。

「扼海上三山之目」的险要地理位置,让平潭不但成为南岛语族的寻根之地,还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程,并让当地先民在向海而生的劳作中,积淀了既具海洋特色、又沿袭民俗传统的的海岛生活文化。

在创作《平潭映象》之前,杨丽萍曾率主创团队到福建、台湾等地挖掘原生态文化素材,了解平潭当地的南岛语系方言、从新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「壳丘头文化」、传统舞蹈「藤牌操」、流传于海峡两岸的妈祖信仰、龙王三太子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「舞龙舞狮」、神轿巡游等特色民俗文化,并将它们融入舞剧中,丰富展现「新东方美学」。

为了给观众带来奇幻的沉浸式观赏体验,《平潭映象》总投资近1.3亿元,动用的道具不计其数。

其中光是服装就有200套,设计的化妆造型有50款,动力学数控机械灯光聚点400多个,还以裸眼3D技术搭建多个神奇的「幻境」。

为此,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人物造型设计,并负责《平潭映象》服装设计的崔晓东,从采风到设计,舞剧中的服装手绘设计稿耗时四个月,为此画了几百张设计稿图,到定稿时只用其中的四分之一。

△崔晓东(左)为演员穿戴头饰

「平潭是一个独特的海岛,《平潭映象》要表达的是海岛民俗文化,所以服装造型肯定要体现海洋的特质,每一件衣服不仅要有流行元素,而且带有地域特点与特质。」

于是,崔晓东在服装上面运用刺绣串珠、蜡染印花等手艺。就连服饰上每粒珠子的摆放方式,都由他亲自与缝制的师傅沟通。

《平潭映象》中伴随平潭王子一同出现的「龙」,也是崔晓东在秉承民俗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,它成功集道具、服装、舞者于一体。

除了服装设计,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、48部舞剧的化妆造型设计师贾雷,用令人惊艳的造型化妆技术,让古老传说中的人物在舞台上完美「复活」。

△贾雷(左)为《平潭印象》的男主设计妆容,杨丽萍(右)在一旁观观看

此外,《平潭映象》的音乐加入了很多台湾与福建的民间音乐元素。音乐制作人祁岩峰为搜集台湾民间音乐,寻找福建闽剧音乐资料,就筹备了近一年的时间。

祁岩峰最后在创作这部剧的音乐时,利用西洋乐的架构,运用福建闽剧古乐,还融入平潭渔民歌谣的音乐元素,呈现出原始而空灵的气息,让整部舞剧的音乐达到了出乎意料的震撼效果。

提及《平潭映象》的创作来源,杨丽萍分享道:「云南是高原文化,而平潭是海洋文化。其实我很喜欢海,自然界也给予我许多创作灵感。我们深入福建地区后,探索到了很多文化碎片,怀着对祖先和传统的崇敬,我们努力把它们在舞台上呈现了出来。」

其实,杨丽萍一直对中国传统风俗文化很感兴趣。从2003年开始,她创作了《云南映象》、《藏谜》、《云南的响声》、《孔雀》、《十面埋伏》、《黄山映象》、《孔雀之冬》共七部大型舞台作品,每一部都风格迥异,展现不同的民俗风情。

2002年,杨丽萍回到云南采风,萌发了创作大型原生态歌舞集《云南映象》的念头。为了更好地筹备,她2003年从中央民族歌舞团退休,组建自己的舞团,并亲自到云南各族的村寨,从中甄选出六十多位能歌善舞的村民,以展现和记录最古朴原始的民族舞蹈。

当初杨丽萍坐长途汽车去云南的村寨,当地人根本不相信她是杨丽萍,因为他们都不认为被称为「孔雀公主」的杨丽萍会从长途汽车走下来,「他们大概觉得她应该从天而降」。当地的村民确定是她之后,村里领导全都出现了,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陪着她去看各寨子里的舞蹈。

彝族的阿米热仍记得,有一天晚上,杨丽萍出现在他们浪坝寨,手镯一直戴到胳膊肘上,喝着酒,像个仙女。杨丽萍看中了她,觉得她跳起舞来,手脚很轻快,又很粗犷。「虽然我矮,又黑,不太像跳舞的,可她问我要去昆明吗。」阿米热说,她当场就哭了。

△如今已经61岁的杨丽萍,依旧坚守舞剧现场,指挥一切工作

在杨丽萍看来,中国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都在民间,民间的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和挖掘。「其实这方面在创作时还是挺困难的,因为很多东西已经失传了。我觉得作为一个舞蹈家,应该尊重自己祖先的东西,这就是我创作的一个宗旨。」

如今已经61岁的杨丽萍,仍保有最初的热情和执着,不断努力将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,以更完美、更多元的方式融入舞蹈艺术之中。

在她创造的舞台上,玄幻的神话故事、传奇的历史风云、原生态的舞蹈和音乐,这些文化碎片都将穿越时空,组合成完整的画卷,告诉我们:「原来我们自己的东西是很有魅力的。」

露耘《杨丽萍:绝舞还早》生活新报,2012-02-23

杨海亮《对话杨丽萍:纷乱世界 我看到万物真相》凤凰网文化,2013-12-02王劭凯《杨丽萍:”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和挖掘”》呼和浩特晚报 ,2019-03-11

王恺《杨丽萍:地里长出来的舞者》三联生活周刊,2011-05-09《杨丽萍新剧的轰动背后 有哪些艰辛与汗水》浙江新闻客户端,2018-03-10

撰文 | 阿Sum @知中ZHICHINA

image | 微博@杨丽萍 、@崔晓东工作室
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

C O N T A C T

商务合作、投稿及投简历请发邮件

在台湾,「审美教育」是学生的必修课程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